紅山動物園內一只棕櫚鳳頭鸚鵡因與同伴打架鳥喙被打斷,園方利用3D技術打印一個假喙并成功安裝。這也是該園在醫療工作中首次引入3D打印技術。
這只鸚鵡名叫“灰仔”,去年3月與同伴一起來到南京。飼養員劉薇介紹,今年2月,“灰仔”與同伴打架造成鳥喙受傷,裂了一條口子,但是沒有斷。園方獸醫先期為其上藥治療未果,三分之一的鳥喙最終脫落。“灰仔”鳥喙殘缺影響正常取食,只能靠舌頭一點點舔取細碎食物,十分困難,長此以往將威脅到“灰仔”的健康甚至生命。
如何給“灰仔”一個功能性和美觀性兼具的嘴巴成了獸醫們思考的難題,他們想到了利用3D打印技術制作假喙。獸醫們的想法得到了南京增材制造(3D打印)研究院的支持,對方主動提出贊助制作假喙,為珍稀野生動物獻出一份愛心。
今年3月22日,動物園的獸醫們帶上一只和“灰仔”同種同體型的健康鸚鵡前往南京增材制造(3D打印)研究院,將該鸚鵡的鳥喙作為模板進行掃描,完成了假喙的3D打印制作,材料選用的是光敏樹脂,具有重量輕、耐磨性強的特點。
第二天,園方為“灰仔”安裝假喙。紅山動物園獸醫程王琨介紹,按照“灰仔”臉部殘存的鳥喙形狀,需要對完整的假喙進行修型,打磨充分吻合的邊緣。“我們用銼刀一點一點地修整,用沙布一點一點打磨,通過一個多小時的努力,鳥喙終于制作好。”程王琨說。
隨后,獸醫對“灰仔”實施麻醉,將修好型的假喙與殘存的鳥喙拼合,在仔細調整和確定接骨板位置后,用11根接骨釘固定好。手術后“灰仔”很快蘇醒過來,體征良好。
經過兩天的單獨飼養,獸醫和飼養員們欣喜地看到,“灰仔”沒有對自己的新喙進行自殘和破壞,反倒顯得非常愛惜,并開始像以前一樣飲水、吃東西。隨后,飼養員將“灰仔”重新放回群體生活,未發現其被其它伙伴排斥和欺負。
那么,什么是3D打印呢?
3D打印(3DP)即快速成型技術的一種,它是一種以數字模型文件為基礎,運用粉末狀金屬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,通過逐層打印的方式來構造物體的技術。
3D打印通常是采用數字技術材料打印機來實現的。常在模具制造、工業設計等領域被用于制造模型,后逐漸用于一些產品的直接制造,已經有使用這種技術打印而成的零部件。該技術在珠寶、鞋類、工業設計、建筑、工程和施工(AEC)、汽車,航空航天、牙科和醫療產業、教育、地理信息系統、土木工程、槍支以及其他領域都有所應用。
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普通打印機可以打印電腦設計的平面物品,而所謂的3D打印機與普通打印機工作原理基本相同,只是打印材料有些不同,普通打印機的打印材料是墨水和紙張,而3D打印機內裝有金屬、陶瓷、塑料、砂等不同的“打印材料”,是實實在在的原材料,打印機與電腦連接后,通過電腦控制可以把“打印材料”一層層疊加起來,最終把計算機上的藍圖變成實物。通俗地說,3D打印機是可以“打印”出真實的3D物體的一種設備,比如打印一個機器人、打印玩具車,打印各種模型,甚至是食物等等。之所以通俗地稱其為“打印機”是參照了普通打印機的技術原理,因為分層加工的過程與噴墨打印十分相似。這項打印技術稱為3D立體打印技術。
3D打印存在著許多不同的技術。它們的不同之處在于以可用的材料的方式,并以不同層構建創建部件。3D打印常用材料有尼龍玻纖、耐用性尼龍材料、石膏材料、鋁材料、鈦合金、不銹鋼、鍍銀、鍍金、橡膠類材料。
|
Copyright © 2020 合肥金腦人光電儀器有限責任公司 版權所有 備案號:皖ICP備11004548號-14